民國112年4月27日,由臺灣金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P2P網路借貸平台imB,在說明會上公開坦承捏造虛假債權,騙取投資人資金用於填補財務缺口,受害者高達上千人,根據新聞報導詐騙的資金規模高達25億台幣。
這起事件中所使用的手法基本上就是老掉牙的龐氏騙局,而在一個網路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imB究竟是一間怎樣的公司,它做了甚麼居然能騙取如此高的金額?而P2P借貸又是甚麼東西?今天這篇文章就要來大家了解,這起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台灣金融詐騙案,學習如何避免成為龐氏騙局的受害者。

甚麼是P2P借貸平台?
P2P借貸平台其實就是指Peer to Perr,也可以當作Person to Person一種人和人之間的網路借貸平台,是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它透過互聯網將借款人和放款人聯繫起來,為有資金需求的人提供貸款,同時為有閒置資金的人提供投資機會。
P2P借貸平台的優點在於,沒有了銀行仲介,它可以為有資金需求的人提供較低的利率貸款,同時為有閒置資金的人提供高收益的投資機會,更重要的是它也可以為那些無法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人提供借錢的機會,例如信用有瑕疵、無法提供財力證明、年齡過老等等。
雖然P2P網路借貸平台目前在全球是一種比較熱門的新型金融科技模式,但在台灣最大的問題還是監管制度不夠成熟,這也是導致這次imB有空間去做詐騙操作的原因之一,從立委高嘉瑜質詢的影片中可以看到,無論是金管會、經濟部、數發部還是法務部,表達的意思都是「這不歸我管」,因此在選擇投資P2P平台時,千萬要謹慎思考背後可能發生的風險。
甚麼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一種歷史著名的金融詐騙手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資金盤」、「老鼠會」。該騙局是由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在20世紀初發明的,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吸引新的投資者的資金來支付早期投資者的回報,而非依靠真正的投資利潤來產生報酬。
在龐氏騙局中,詐騙者通常會向投資者承諾非常高的投資回報率,並通過網絡、社交媒體、電話或面對面等方式尋找新的投資者。當新的投資者投入資金後,詐騙者通常會將這些資金用於支付早期投資者的回報,並繼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行投資,以保持詐騙局的運轉。
然而,這樣的騙局最終會因為無法吸引足夠的新投資者或者詐騙者因其他原因停止運作而瓦解,而晚期投資者將無法獲得他們的投資本金和承諾的回報,往往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imB平台發生甚麼事?
了解P2P借貸平台是甚麼,以及龐氏騙局的手法之後,我們就要來看看imB平台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為何會從一間P2P不動產借貸媒合平台,變成吸金詐騙的空頭公司。
臺灣金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 2015 年成立 imB借貸媒合平台,意思是「I`m a bank.我是銀行家」。它們承做的業務是不動產債權借貸,也就是所謂的二胎房貸,由借款人提供不動產作為擔保證明,向平台做貸款的動作,平台主打8%~12%的超高利率,吸引那些投資人把資金投入平台,投入的金額越大,就可以調高利率的級距,你能領到的利息就越高,並且是採月領息的方式,讓投資人每個月都能領到一筆現金,更有感的同時,自然也會想投入更多資金。
除此之外網站上的照片和影片還用資深媒體人盛竹如做為代言,而盛大哥則表示他沒有簽過代言合約,只是去那邊拍照,參加過開幕會。(雖然我覺得他蠻衰的,但如果有人是因為相信他才去投資,那真的也是一筆業障。)

對投資人來講,除了吸引人的高利率以外,還會因為持有這些不動產的債權,而認為自己投入的這筆資金更有保障,然而不出意外,意外就要來了。
從112年4月10日起開始,imB發生利息晚入帳問題,4月20日開始完全沒有入帳,一直到4月27日這天,imB在說明會上坦承目前平台上的債權幾乎都是假的,只有五件為真實債權!投資人的資金都被公司拿去填補財務缺口,已經無力償還投資人的利息與本金。
沒有錯!當你還傻傻的以為這筆投資所賺到的利率,是來自於那些借款人所付的利息時,其實你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老鼠會的一份子,你賺到的利息其實都是後來其他人投入的本金,非常標準的一套SOP,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龐氏騙局。
imB事件的後續
到目前為止,也就是112年5月5日,公司負責人曾國緯在神隱逃亡後被刑事局逮捕,似乎已經進行了脫產的動作,剩下沒多少現金。而金管會也改變態度,從一開始表示P2P平台並非金管會業務,轉變成認為imB違反銀行法第29條,有不當募集資金的情形,最高可以罰款5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將正式移送檢調單位。
這起事件涉及詐欺罪,所以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是受害人之一,可以做的就是趕快去報警,目前這起事件是台灣的公司發生,因此你還有機會透過司法機構追回損失的錢,假如是發生在境外公司,那討回損失金額的機會根本就是微乎其微了。
總結:如何避免成為龐氏騙局受害者
在imB這起事件中,不但有人被詐騙了1500萬,甚至連台大財金系的高材生也成為受害人之一,在這個低薪的時代,迫於高房價以及高物價的壓力,許多人希望透過「被動收入」打造財務自由,這也成為許多金融詐騙用來吸引人的手法之一,你在股票、期貨市場賺不到錢,就希望透過這些利息收入賺取穩定報酬,然後就會被像imB公司的這種行銷手法給詐騙。
我知道目前國內還是有很多人把錢放在許多高風險的投資項目,資產比較多的人,會被比銀行更高的利率吸引;學歷高的人,會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很多功課,不可能會被詐騙。想避免成為龐氏騙局的受害人,記住一點就是千萬不能太貪心,一旦你所投資的項目有高報酬的承諾保證、模糊的投資計劃、難以追蹤的投資機構、逼迫你盡快做出投資決定、鼓勵招募新投資者以上種種行為,都是警示的訊號,一定要做好仔細的評估與調查。
如果你已經被騙了,要即時向當地警察報案,以及向金融監管機構舉報,幫助其他人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希望以上的文章能夠幫助你們避免成為下一個龐氏騙局的受害者,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到提姆學投資LINE官方帳號詢問,祝大家在投資路上都能順利賺大錢!
